米m6官网,米乐m6娱乐平台最新版

欢迎访问安徽晋煤米m6官网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企业愿景
百年中能、百亿中能、百姓中能
fxyanfu.com:
0558-6582139
雄关漫道五十载 鸿猷丕展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8/07 浏览次数:2426

庆祝米m6官网建企五十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

 

庆祝米m6官网建企五十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中能创业记

  刘 坤

 

题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古往今来,农业和粮食都是人类生存和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

雄关漫道五十载,鸿猷丕展新时代。安徽晋煤米m6官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小氮肥工业发展的缩影。

一、背景: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当时全国粮食单产水平很低,10年内(19521962)年平均亩产多数在100公斤以下(只1958年达104.5公斤),变化不大。这10年中,因单产变化较小,所以决定粮食总产的主导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即总产基本上随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减而波动。

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19621995年),经过了“农业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特别是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迅速提高,到90年代中期,国内粮食单产从原来88公斤的基础上,增长到283公斤,增长222%,(34年中,平均年增长3.5%)。粮食单产的提高成了决定粮食总产增长的主导因素。粮播面积不断下降(年均减少约510万亩),但下降速度(年均减少0.29%)较粮食单产增加速度(年均增长3.5%)较慢,所以粮食总产呈上升趋势。

粮食单产的提高,得益于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领导与投入(包括发展水利灌溉、增施化肥和农药以及推广农业机械等)。1970年前后,在毛主席“工业学大庆运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指示下,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革委会紧抓工农业生产,尤其把工业发展作为反对霸权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一项硬任务坚决完成的。以石油、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动力工业为例。仅在1967年至1976年期间国家的投资就超过了500亿元。由于石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新的化工,化肥企业也在当时建立起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小氮肥是这一时期氮肥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消化吸收国外援建的中型氮肥厂的基础上,建设了多套小型和中型氮肥装置,主要是以无烟块煤为原料。许多省几乎每个县都建有小化肥厂。到1979年,全国共建成了1533个小氮肥企业[2008年全国小氮肥551家,其中安徽28家(200530家)]。这直接为八十年代的农业增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要把农业生产搞上去,除依靠自力更生解决肥料外,临泉县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农作物增施化学肥料以提高单产。经县革委会多次请示,经上级批准,临泉化肥厂应运而生。

二、选址

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气候温和,土地相对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安徽省粮棉生产主要县。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泉县农业生产形势不断向好,但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水平依旧低下。据统计,1969年全县共有耕地1796800亩、人口979299人,耕畜110000头。

1970年元月14日,县革命委员会向阜阳专区革命委员会再次请示(革生字第019号),拟建一座年产三千吨的合成氨厂。29日,成立了化肥厂筹建领导小组,成员为张友武、张林桂、岳玉恩、张安邦、满福均等五位同志,张友武任组长,张林桂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在老人委院内办公。

元月30日,阜阳专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发文 [生计字(70022] 回复,综合考虑各县工农业生产形势、交通驯熟、财政积余等条件,建设太和、颍上、临泉化肥厂。每套化肥设备投资省里补助100万元,其余由各县自筹解决。

当时的临泉化肥厂的厂址选择有两个地方,一是杨桥东边王新庄,一是县城东一华里的农场。杨桥水陆交通相对方便,但厂内生产用电需要架设7.5公里用电线路,同时还要征用群众用地。在农场建设化肥厂,国有土地就可解决,不需重新征地,并且厂内变电所距离长官到临泉一万伏线路只有500米左右,不会对农业生产用电造成影响。农场离县城近,也便于和农机厂等单位协作,有利于维修、有利于革委会对厂内领导,生活安排、物资供应都比较方便。水路运输虽需从杨桥转,但在杨桥建一座船闸也可以解决。综合布位、水文、气象、排供水、电力、现有物利用等因素考虑,县革委会最终确定选址在城东农场建设。

1970年临泉大事记:

2月 在县东农场创办“五·七”大学。开设作物栽培、农业机械、畜牧兽医、医药卫生、农电(后改为“广播”)5个专业。...... 是月,筹建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1972年投产。)

三、筹建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1970年夏,天气异常炎热。位于临泉县城东一华里泉河南岸的国有农场,打破往日的沉寂,临泉化肥厂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同时,县革委会集精兵,调强将,组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加入到建设队伍中,913日,刘始建等80人调入、11月张兆振等90名新工人入职,另外,还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和安徽大学的12名大学生。

当时的县农场,几乎是一片荒滩,唯一的建筑是配种站的几间平房。然而可敬的创业者们硬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昼夜奋战,支草棚,垒锅灶,天气晴好的时候,大伙就挤在平房外面的砖垛上休息;雨天的时候,他们就到新搭建的窝棚里避雨。吃不上热腾腾的饭菜,就啃干硬的馒头;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用的是落后、简陋的机具。建厂房,安设备,试运行……建设工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建厂所需的石子、水泥、铸铁管等材料都是先通过水路运到几十里外的杨桥船闸,再转运到厂里的。为了赶进度,大伙连夜到几十里外的杨桥,用板车将数百吨的石子、水泥、电杆和铸铁管一车一车拉回来,手拉肩扛地把数百吨的设备、材料运到工地上。浇铸碳化楼楼顶时,由于没有专用设备,创业者们硬是用人力搅拌石子、沙子、水泥,再把搅拌均匀的混凝土装在布袋内向楼顶上抬,还有的用桶提,用肩背,用水泥袋子兜,用Φ20-Φ24的圆钢代替振捣棒捣浆……大家饿了轮换着吃饭,累了轮换着休息,施工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将楼顶浇铸成功。虽然很多人的手磨出了血泡,肩膀也开始红肿,掉皮,但大家的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数九严冬,天寒地冻。根据化工生产需要,必须在泉河边建一座三层水泵房,深入河底的两层密封要求很高。泵房基础由几百吨的大毛石砌成,主体工程要用钢筋混凝土连续浇铸,施工难度相当大。当时,同志们都戏称它是“密封式碉堡”。

为确保主体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张友武、张林桂等同志带领干部职工,顶着寒风,踏着冰雪,连续几天几夜没有休息,轮流换班工作。困了打个盹,冷了喝碗热粥,饿了吃个馒头……手起泡了,腰累疼了,肩磨肿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临场退缩。就是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开拓者们以顽强的意志始终奋战在工地建设第一线,保证了水泵房主体工程如期完工!

水泵房修好了,还需要由水泵房向厂里铺设铸铁管。

这些铸铁管从水路全部运到杨桥闸后,需要从杨桥再运到厂里。每根铸铁管有七八百公斤重,往返需要十五六个小时。厂里决定组织人员去拉。出发时,每人带两个馒头,算是一天的口粮。

一次,运输队伍拉着铸铁管在砂礓路上艰难地行进,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们就在路边稍作休息,想等雨停了再走。这时带来的馒头早吃完了,大家一个个又累又饿,即使雨停了,也没有力气拉车了。

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句:“那不是老满么?”原来,厂里估计到拉车的同志们带的馒头该吃完了,担心饿着大家,专门派满福均带着食堂的人前来送吃的。对于正饥肠辘辘的运输队员来说,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大家一边夸老满来得及时,一边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馒头。填饱了肚子,大家的劲头又来了。一声令下,运输队伍又向前出发了……

就这样,厂里所需的铸铁管,全部靠着人力车载人拉,一根根及时运到了厂里,保证了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土建工程完工后,设备安装工作随即展开了。

没有重型机械的安装设备,生产装置就全部靠人力来安装。让人担忧的是,大小设备陆续进厂了,可大多数人没有学过系统的安装理论,从没有接触过那些设备,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大家便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着干。

热水饱和塔是当时厂里静止设备最高的,有15米高。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大家既欣喜又犯愁,这尊“神”该如何供起来呢?

机修排长李继彬接到任务后,立即带着同事到界首化肥厂学习他们的安装技术。可到那一看傻了眼,界首化肥厂是请上海人安装的,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成熟。学不来,怎么办?请人又请不到。但大家并没有就此放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么多人群策群力,就不信安装不好!

于是大家挤在一起,凭着一本起重知识的理论书籍,边看边学边想。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用千斤顶顶起设备的一端,然后用“井”字木一块一块地向上垛,垛到45度后,再用引绳拉起来。关键时刻,县委领导亲自赶到现场坐阵指挥,厂内人员全体出动,安装工作开始了。

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两台链条拖拉机用钢丝绳拴住巨大的塔体,慢慢地向上牵拉。通过机器拉,绞车绞,人力推,借助合成塔框架等办法,终于将这尊“神”放到了正位。——临化人创造了土法吊装热水饱和塔的奇迹。

时至今日,当年那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所创造的典范工程,常为老一代临化人津津乐道。

 在那难忘的700多天里,工人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奋战。正是建设者们这种“凭热情、凭责任、比奉献”的创业精神,才使得临泉化肥厂迅速建成投产,也为今天的临化人留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2731日,在一片欢呼声中,临泉化肥厂一次试车成功!随着第一袋化肥的产出,临泉人民用上了自己化肥厂生产的肥料。

 

后记:

弹指一挥间,临泉化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栉风沐雨五十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可敬的临化人凭着勤劳和智慧,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铸起一个管网如织、塔林高耸的现代化企业。每每谈起当年建厂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一代临化人仍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正是这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出了一批批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临化人;也正是临化人对这块土地深深的热爱,才谱写出一曲曲逆境自强、奉献拼搏、追求卓越的奋斗之歌!

正如氮肥工业协会原副会长孔祥琳所说:什么是小氮肥精神?一是具有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作风;二是具有永不停歇地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的精神;三是具有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能力,吸取各方之精华,追求卓越的品格。

 

 

 

© 2020 安徽晋煤米m6官网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34880282号-1
米m6官网